新华社记者泰戈尔正离开北京,许多人向他合掌,和他拥抱,满天风雨和着泪儿倾。“您有什么落下来没有?”忽然有人问一声。泰戈尔回答说:“没有什么了,只是我的心。”
1924年的一天,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惜别他所敬仰的国度。今天,他回到这片热土,并将永远同中国人民在一起……
正在这里访问的印度总统纳拉亚南今天上午来到北京大学,同北大校长许智宏共同为泰戈尔半身铜像揭幕。纳拉亚南总统在仪式上表示,希望通过对泰戈尔及其作品的追忆能激励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青年投身印中友好事业,实现诗人所梦想的两个伟大民族“心灵的沟通”。
深谙印度文学的北大教授季羡林在仪式上说,中印两国的友好传统应得到继承和发扬。
泰戈尔76年前的访问标志着印中友谊新时代的开始。他对中国学生说:“我是以一个亚洲人的身份到你们这里来的。长久以来,沉默的亚洲在为重新发出他的声音来而奋斗。中国和印度的友好和团结是奋斗的亚洲的奠基石。”
泰戈尔回到印度后一直在筹划建立起一个沟通中国和印度文化交流关系的永久而固定的机构。他于1937年在印度寂乡的国际大学里建立了一座中国学院。
泰戈尔生于1861年,于1941年逝世。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曲、戏剧、小说、论文等作品。此外,他还是印度国歌的作者。
泰戈尔始终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怀有同情、敬佩之情。早在1881年,年轻的泰戈尔就在一个孟加拉语的期刊“印度人民”上发表了一篇以“在中国的死亡贸易”为题的文章,抨击英帝国主义对于中国进行的肮脏的鸦片贸易。1937年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开始。泰戈尔满怀信心地说道“中国是不可征服的!”
铜像矗立在北大图书馆一层大厅。揭幕仪式后,中印两国来宾以及北大学生纷纷驻足铜像前合影留念……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